“自己富了怎么算富,姐妹们都富了才算富”,云南腾冲市腾越园角工艺服饰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人陈美玲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并激励着自己从一位平凡的下岗妇女成长为一位敢于拼搏、勇立潮头、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巾帼致富领头雁和扶贫攻坚女能人,成为开创万名妇女致富路的模范企业,深受地方群众热爱和好评。
一、矢志不渝,辛勤编织创业梦
陈美玲和爱人原都为腾冲县粮食企业职工,先后于1993年和2002年离开了自己热爱的岗位,在下岗后的几年里,陈美玲凭借着从亲戚和朋友那里借来的为数不多的一点钱,摆起了布料摊,开始从事布料的加工和零售。创业的道路何其艰辛,2003年12月丈夫在送货去德宏的路上出了车祸,她一边要照顾丈夫和孩子,一边还要照看铺子,使她曾萌发过放弃的念头,可是,想想自己和丈夫多年为之奋斗的一切,想想自己的未来,她还是坚持了过来。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8月腾越园角工艺服饰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以传统民族民间刺绣为方向,开发刺绣产业。陈美玲深入研究政策要求、发展方向、运作模式、管理方式、产品定位、艺术风格及市场走向等重要问题,坚持民族剌绣产品开发,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大胆创新,进行了一系列产品开发和研制。公司生产的刺绣园角背幺、童装、围裙、民族服饰等产品,较好地融合民间传统刺绣、剪纸艺术、傣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及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刺绣技术和图案造型艺术等多种艺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角刺绣文化”。公司采取的“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以一带十,以十带百,效应显著。 2016年实现产值4200万元,妇女增加收入2100多万元,在腾冲大地广大农村到处见到飞针走线的绣花妇女身影,妇女有了收入地位也得到提高,家庭和谐、乡风文明,社会安定。
二、功成名就,致富不忘贫困户
陈美玲富了,让在生存线上挣扎的乡亲们也富起来,成了她最大的愿望。她和丈夫到公司周边农户中挨家挨户宣传刺绣产业的好处,并承诺教技术,找销路,为大家分担风险。在她的动员和影响下,到她公司打工的农户慢慢的多起来,最后发展到上百人,并且还辐射到全市各乡镇。除了集中到公司上班外,妇女还可以选择领取材料在家制作,陈美玲就得花更多时间奔波于各个刺绣户之间,手把手教他们设计、绣花、配色等技术。在她的耐心指导下,大家的刺绣技术逐渐成熟,效益也明显增加。她带领公司员工克服重重困难,不断扩大公司业务,目前公司有固定职工153人,全部为女性。在扶贫帮困的道路上,陈美玲认为“授人以渔,沫若授人以渔”如果让更多的人学得一技之长,则可以带动一大批人勤劳致富。公司先后在腾冲和顺、新华阿昌民族乡、五合乡大丙弄村、腾越镇洞坪村和小西片区、北海乡富裕村和双海村、蒲川乡米果村、固东镇江东银杏村和和平村、清水乡良盈村、马站乡兴华和兴隆村,甚至到了隆阳区、德宏州等地共举办了146期刺绣培训,培训妇女(下岗职工、失地农民、残疾人、少数民族)近20000人,99%以上为女性。目前在公司的引导下,以刺绣为主要就业方向的妇女多达20000多人,千万家庭因此走向脱贫致富之路。
“招工优先照顾老弱病残的贫困户和妇女。”秉承着这样的理念陈美玲的公司为多名贫困人员提供了就业岗位。20000多从业人员中,下岗失业人员就有400多人,残疾人员100多人,而其他的都是农村的妇女劳动力。陈美玲说:“他们和我过去一样,都是弱势群体,都是需要帮助的人。他们每个人也都有着自己的不幸和遭遇,我有什么理由不去帮他们呢?”
三、心怀感恩,拥政爱民促和谐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陈美玲夫妇对党委政府的感恩之情也日深,多年来坚持以实际行动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把带领群众勤劳致富作为公司爱民的主要体现,引导、培养、帮助、接收广大群众、特别是妇女同志参与公司工作,报答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厚爱,服务社会。除了带动妇女自主创业外,她还作了大量的公益事业:拿出公司自己生产的2000多件价值6万多元优质童装,送给了腾冲市新华阿昌民族乡的孩子们御寒;春节对企业部分残疾人进行尉问,并带去每人400元尉问金;5.12四川汶川地震发生时,动员广大员工捐款2008多元支持灾区等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陈美玲的努力和付出,获得群众的“好口碑”,还获得了各级部门的认可和表彰。2009年公司获保山市旅游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建设保山突出贡献“模范人物”;保山市“十一五”突出贡献奖;被云南省、保山市和腾冲县命名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4年被授予云南省名牌产品;2015年获首届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保山市“指尖上的技艺”示范点;“最具创意性文化企业”;保山市首批“重点新产品”;云南省农村文化产业先进典型等荣誉称号。2016年获云南省级“巾帼创新业示范基地”。